周易网周易电子书籍
  【名字大全目录】           
魏姓来源 魏氏姓名大全
历史来源

   关于魏姓的起源,据史书记载,主要有姬姓魏氏和芈姓魏氏两个来源。
  姬姓魏氏是黄帝的姬姓嫡裔。周武王灭商后,封毕公高于毕。春秋时,毕公高的后裔毕万辅佐晋献公,被封于魏地,建立了一个姬姓魏国。传至十二世孙魏斯时,他自立为诸侯,是为魏文侯。魏文侯任用李悝进行改革,使魏逐渐强大起来,成为战国七雄之一。后来,魏被秦始皇所灭,子孙遂以国名为姓。
  芈姓魏氏起源于战国时秦国大臣穰侯魏冉,魏冉是芈姓之后裔,初为将军,后长期任秦相。五国合纵破齐国后,加封陶邑,其后代即为芈姓魏氏。

魏姓迁变

  由于魏姓得姓较早,而且开始时即为名门望族,所以到先秦时期,魏姓已活跃于陕西、山西、河南等地。两汉至唐朝,魏姓家族主要生活在北方地区。唐朝以后,魏姓南迁,进入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四川以及两广和福建。到了明末,台湾也有了魏姓人。
  魏姓自古就是一个非凡的姓氏,各朝各代名人颇多。春秋时的魏武子,被晋文公倚为股肱之臣,他的两个儿子魏颗和魏绛,也都大名鼎鼎。“战国四公子”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。到了汉朝,有大臣魏相、教育家魏应、炼丹家魏伯阳;唐朝时有“人镜”魏征;宋朝时有诗人魏野、名将魏胜、学者魏了翁;清时有散文家魏禧、昆曲创始人魏良辅和思想家魏源。他们个个名垂青史,是魏姓人的荣耀。

家族名人

魏文侯 李斯 (?-前396)

魏之开国君主魏文侯(前四四五 -- 前三九六年执政)任用李悝(前四五五-- 前三九五)为相,推行变法。李悝主张按『食有劳而禄有功』、『使有能而赏必行』之原则,把禄位授予有功之人,他认为『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』,故集各国法律之大成而撰《法经》。在经济方面,李悝实行『平籴法』,提倡『尽地力之教』。魏文侯除重用李俚外,又任西门豹为邺(今河北临漳西南)令,大兴水利,开凿漳河十二渠;并用吴起(约前四四零-- 前三八一)为将,大力改革军制度。通过魏文侯的改革,魏国遂成为战国时代的首强,一度称雄于中原。但魏国之变法仅推行了两世即半途而废。

魏无忌 (?~前243)

战国时魏昭王的幼子、魏安厘王的异母弟。天性仁厚,好养士,有贤名,曾用侯嬴计,却秦救赵;秦伐魏时,率领五国兵归救魏,大破秦兵,声名威振天下。后被谗废用,遂抑郁不乐沉迷于酒色,不久即因饮醇酒多近妇女,病酒而死。与齐孟尝君、赵平原君、楚春君并称为战国四公子。因魏安厘王封其地在信陵,故亦称为信陵君。

魏征 (580~643)

字玄成,唐曲城(今山东省掖县)人。太宗时拜谏议大夫、检校侍中,谏诤剀切,累官至左光禄大夫,封郑国公。后总修周、隋等史,多所损益,时称良史。以疾卒于官,谥文贞。

“九千岁”魏忠贤

  魏忠贤本是明朝末年的一个市井无赖,游手好闲,吃喝嫖赌,样样精通。为了能一朝发迹,他净身入宫当了太监。凭借其阿谀奉承的本领,他不久便做上了司礼秉笔太监,成为明朝惟一的一位文盲司礼秉笔太监。与此同时,他还建立东厂,控制内阁,一时间权倾朝野,号称“九千岁”,地位在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。
  面对魏忠贤的滥权和恶行,朝中一些正直的大臣,以顾宪成为首,聚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,形成一股巨大的势力,被魏忠贤称做“东林党”。东林党人把持朝政后,开始整治朝纲,成为魏忠贤实现其野心的主要障碍。魏忠贤及其党羽开始想方设法、不择手段地剿杀东林党人。他们开出黑名单,将不肯同流合污的官员指为东林党人,然后逐个罗列罪名,打入东厂大狱,使用种种酷刑,将他们折磨至死。许多领袖人物如杨涟、高攀龙等,均惨死在魏忠贤手下。“东林党”在魏忠贤的铁腕重击下,被扼杀了。
  魏忠贤的种种恶行,使得明王朝岌岌可危。崇祯皇帝即位后,开始积蓄力量,预备清除魏忠贤及其党羽。在时机成熟之后,他将魏忠贤贬到皇陵当差,而后又派兵追杀。魏忠贤看到自己已经穷途末路,在被贬的路上悬梁自尽。一代巨奸,终于得到了他应有的下场。

地望分布 河北巨鹿郡,山东任城郡。

 
魏氏姓名大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