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华火腿又称火朣,浙江金华汉族传统名产之一。具有俏丽的外形,鲜艳的肉,独特的芳香,悦人的风味,即色、香、味、形,“四绝”而著称于世。从古至今与不少文豪结下不解之缘。如今金华火腿已畅销国内外。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金华文化中饮食文化吧。 名称来源 圣旨下去后,在朝的文武百官立刻派人分奔四处,跋山涉水去采集珍味佳品。到了那天,有的带来天上美鸟;有的带来海中怪鱼;也有的带来山谷奇兽、田野名菜…… 当时,有一位在朝将军宗泽,是义乌人。他为办这佳品,曾千里迢迢赶回家乡。那天正是中秋节,乡人都请宗泽尝家乡百姓常年喜食的佳品——咸猪腿肉做的粽子。宗泽一尝,觉得里面的咸猪腿肉色、香、味俱全,便选了几只最好的咸猪腿带去京都,献给皇上。皇帝和文武官员尝到咸猪腿肉,赞口不绝。 宗泽为纪念家乡名产,就请大家给这咸猪腿肉取个名字。于是,文武百官就你一言、我一语地议论开了。都说咸猪腿的肉有它独特的味道,色泽鲜红如火,叫它“火腿”吧! 从此,一传十,十传百,“火腿”的名声越来越大,销路愈来愈广,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赞誉。 实话实说,盛产火腿的有金华、东阳、义乌、浦江、永康等县,当时,因这些县都属于旧金华府,因此,就通称为“金华火腿”。 历史与现状 到了清代,金华火腿已外销日本、东南亚和欧美各地。1913年,荣获南洋劝业会奖状;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优质一等奖;1929年在杭州西湖商品博览会上又获商品质量特别奖,成了风靡世界的肉食。建国后,金华火腿曾多次被评为地方和全国优质产品,1981年更荣膺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章。1985年蝉联国家优质食品金质奖章。1988年金华火腿切片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。1995年获“中国火腿之乡”称号。 近年来,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,金华火腿生产发展较快,年产量达三、四百万只,质量越来越好,金华火腿不仅国内消费量越来越大,而且年出口量已达二、三千吨,创历史最高水平。 文化魅力 读了《红楼梦》会觉得作家曹雪芹是位精于烹调的美食家,书中提到的火腿菜多达十几种,不少还描述得活灵活现,犹如作者在亲手献艺,“火腿炖肘子”,金华人叫“金银蹄膀”,文火慢炖,香飘四邻,引得寺庙罗汉也闻香跳墙而来,就又有“罗汉跳墙”的美称。第87回中写到的“火肉白菜汤”以火腿提鲜添彩,给病后的林黛玉开胃振食欲,十分恰到好处。曹雪芹若不娴熟火腿性味,又岂能以空想猎奇。 金华火腿独有的奇香、异色、美味和如同古乐器琵琶似的妙形,倾倒了历代文人,增添了他们艺术生活的斑澜色彩,而经他们巨笔的点化,又使火腿文化增添了更为诱人的艺术魅力。 你可能也喜欢: |